Sunday, October 01, 2017

我的自傳(2001年9月)

我的自傳

  我名叫駱嘉倫,二十八歲,家中有父母,一兄一弟,所以我可說在男孩生的環境中成長,自己也倒喜歡,覺得小了一些顧忌,起碼去洗手間也無須關門,我也因自己是男孩而感到自豪。然而這或許令我在成長中對女性少了一份理解和體會。以致小時在與女性交往時,我感覺到有點困難和不自然,幸好我從初中開始返教會,在這對兩性好奇的階段,有多些正面和較深入的交通,這應該可以彌補我「先天」的不足。

  我小時在元朗的圍村長大,父親是新界原居民(我自然也是),他是一位警察,但只是負責駕駛警車,聽說他未曾在工作期間開過槍,雖要輪更工作,但尚沒有危險。他是一個典型圍村男人,較大男人,不認輸,不喜歡妻子出外工作(留在家相夫教子)。他是長子,爺爺早逝,他讀畢小四就要拙學,出外工作養家,但他時常自豪的說,雖然自己讀書不多,但能寫一手好字,及懂得許多從報章而來的知識。記得他常說:「衰,也不要衰在人前!」我也覺得我有一些性格被他影響,例如好性、不認輸及喜歡寫字等。在三兄弟當中,他較疼我,可說是有點兒偏心,可能因為自少我的學業成績,都比圍村及親屬的孩子為好,記得就讀幼稚園時我只有一次考不到第一名。

  母親也是一位典型圍村女人,相夫教子,我在婚前,未燒過一次飯,還是她給我熨衫。我很喜歡她,因為她實在痛愛我們,最令我深刻的,若我們夜晚發燒,她會一直在我們床邊用凍水令我們降溫。在我進行婚前輔導中,輔導員說我或多或少將我母親的影子投射在我的伴侶身上,以我母親的性格成為要求伴侶的條件,我也有同感。

  自初中便信基督教,跟哥哥返教會,因這教會規模較少,及缺乏長者,所以我自少就有許多帶領、獨立思考及策劃的機會。我深深覺得自己的自我成長、人生觀、價值觀及對人、對己、對事的態度,都是被基督教信仰及教會所影響。陶造我的成長最大部份的,不是家庭、學校或朋輩,而是教會。

  自從在中四那年,在教會的兒童主日學中教導小孩子學習聖經開始,我發覺自己對教育工作很有興趣,漸漸教育成為我的志願及理想。九五年畢業於城市大學應用化學系,便開始找尋教席,然而事與願違,到十月中旬(已開課個多月)仍未找到。雖然身邊有許多聲音和壓力叫我考慮其他工作,但我仍堅持自己的理想。到十月尾我終於在一間職業先修學校任教,初出茅廬的我,對於許多頑劣的學童,很叫我吃力。但我在這段期間,察覺到社會裡灰色的一角,是在我的成長空間中(眷顧的家庭、Band 1學校、善良的教會生活)不能體會到的。在兩年職業先修學校任教期中,由每天害怕返學,到熱愛與他們交往,我也在這裡成長。

  先後任教於三間中學,學生成績都是略遜的,然而我很喜歡教導他們,因為在這些環境裡,老師的角色比起在較好的學校更為重要。在六年的教學生涯中,我很享受每一天的校園生活,最令欣慰的,是看見許多無心向學的學生,轉變為積極求學,雖然有些因起步太遲而未能升學,但我相信只要他們仍然積極面對挑戰,日後也會成功的,至少他們會懂得支持下一代有較佳的學習態度。我相信人無分優劣,只是潛質有所不同。我亦相信教育之目的是提升生命價值和素質。我的開朗和看重每一個學生的性格,倒得到學生的愛戴,我在這三年期間被學生選為「最值得表揚好老師」,亦比我有一點認同和鼓勵。在成為輔導老師的四年間,與個案學生的接觸裡,他們對我的信任,也使我希望有更佳的裝備,去建立自己和造就學生。

  我結婚已有一年多時間,現在的妻子是我拍了八年拖的初戀情人,記得在談戀愛之前,我是一個沉默寡言,久不言笑的男孩,伴侶開朗和天真的性格改變了我,也使我懂如何與女性相處。妻子是一位社工,婚姻生活十分美滿,或許大家一起的日子已經很多,又在同一間教會聚會,彼此有很深的了解,我倆亦是容易體諒的人,所以我們很少磨擦,連婚前輔導的輔導員也說很難找出我倆難相處的地方,希望她說是真的。

  好像步入中年了,很滿足現在的生活,如果有人問我甚麼是美麗人生,我會覺得一個使人得福氣的人生便是最美麗。

20019